在今年的交流会上,恩智浦资深副总裁、微控制器(MCU)事业部总经理Geoff Lees以及他的团队分享了对微控制器、边缘计算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看法,并介绍了恩智浦微控制器业务发展战略、研发成果与最新i.MX处理器产品。
虽然在新的竞争格局中,唱衰英特尔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观点,但分析师认为凭借着一系列根本优势,英特尔最终仍有机会脱颖而出。
在几何学上,尺子和圆规放在一起时,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几何难题。因为尺子是度量,圆规是规范。华为企业服务在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,同样有自己的“尺子”和“圆规”。它用“尺子”量好场景,定好服务内容;用“圆规”画定生态,规范服务。
对企业而言,谋求高质量发展,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力,数字化转型升级,既是战略性选择,更是企业精细化运营的必经之路。
去年秋天的华为全连接大会,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了全面推动普惠AI的战略。时间还未过去多久,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期间,华为的普惠AI又在云管理网络领域得到了应用体现。
是否生态的运营,会让“企业“产生类似“城市”的规模效应,避免“规模陷阱”,并赋能更多人?这或许就是伴随产业生态所而来的生命力所在。
上周,“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”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。本次大会以“因聚而生·智能进化”为主题,意即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的智能时代,华为将“平台+生态”战略演进为“平台+AI+生态”,为合作伙伴提供“+AI”支持,共同实现智能进化。
“因聚而生·智能进化”,回顾华为企业业务走过的8年时间,从最初的“被集成”到今天的“Huawei Inside”,既是华为生态理念的升级,也是华为及整个生态不断“进化”的结果。
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大时代。对于技术公司而言,在也走到了一个分水岭,面对复杂的需求,是分一块小蛋糕?还是联手做大蛋糕?答案显而易见,单打独斗已是过往,“生态”正成为产业高频词。
我们正处于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大时代。对于技术公司而言,在也走到了一个分水岭,面对复杂的需求,是分一块小蛋糕?还是联手做大蛋糕?答案显而易见,单打独斗已是过往,“生态”正成为产业高频词。
作为华为战略方向的企业业务,经过9年发展,在中国区的销售收入已突破500亿元大关。华为企业业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,得益于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积极耕耘。
有些变化,确有必要关注。例如从100亿元,到500亿元,营销收入的两个“里程碑”数字,背后则“巧合”了华为不同生态阶段的时间节点....
海上时刻涌起的风浪,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,使得奥克尼群岛的人们能够获得远超日常需要的电力生产水平。
企业业务的边界,往往决定了企业竞争的边界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企业的竞争状态被划分为三个时代,即竞争边界基本等于业务边界的1.0时代、竞争边界扩大到不同产业链的2.0时代、竞争边界跨越不同行业的3.0时代。如今,我们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。
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,这是他作为校长身份第一次参加企业的庆典活动,这个庆典活动就是微软亚洲研究院20周年庆典。